HOME> 秘境掉落> 古人取表字,为何多见“伯仲叔季”这4字?看完恍然大悟

古人取表字,为何多见“伯仲叔季”这4字?看完恍然大悟

秘境掉落 2025-10-18 00:30:50
表字的运用历史来源已久,一直延续至今仍然有不少人在使用。 古人认为,对一个成年人直呼其名有欠妥当,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,...

表字的运用历史来源已久,一直延续至今仍然有不少人在使用。

古人认为,对一个成年人直呼其名有欠妥当,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,称之为字,以表其德。凡人相敬而呼,必称其表德之字,后称字为表字。

通常只有在成年后,才能取字。然古代的成年,跟现代的成年有所不同。古代男子年方二十即可行加冠礼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人礼。

女子的成人礼相对于现在要小了许多,是为十五岁便可行及笄礼。成语年已及笄,意思代表女子成人,已经可以嫁人生子了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男子二十,冠而字。……女子许嫁,笄而字。”

二,如何取表字?

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朋友们,甚至对古人表字也深感兴趣的朋友,也总想着给自己取一个表字;但想归想,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,下面就来看看,古人通常是怎么取表字的吧?

如何取表字,用一句话来说,其实也很简单,前文中就有提到。

表字,汉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。

它可以是本名的含义,也可以是本名的延续,甚至可以是本名的对立,不管如何,完全看自己的喜好。

比如,三国时期的诸葛亮,单名一个亮字,字孔明,便有了非常明亮的意思;黄忠,单名一个忠字,跟表字汉升有着遥相呼应;赵云,字子龙,正所谓风从虎、云从龙;细心的朋友总会发现,这些人物的名与字之间,几乎都有着一些必要的关联。

三、古人取表字,为何多见‘伯仲叔季’这四个字?

前文中就有提到,古代很多名人的表字,“伯仲叔季”这四个字很是常见,之所以是这样,其实也很简单,因为在古代,“伯仲叔季”这四个字,其实指的是兄弟排行的次序,伯是老大,仲是第二,叔是第三,季是最小的。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。

就拿孙坚的四个儿子来说,大儿子孙策,字伯符;二儿子孙权,字仲谋;三儿子孙翊,字叔弼;四儿子孙匡,字季佐。

当然了,也有把“伯仲叔季”这四个字放在表字末位的;总而言之,不管是放在首位还是末位,单从表字中,便能迅速分别出此人在家中排行第几,属实很方便。

也不是说每一个排行老大的都为‘伯’,古代还有一种“嫡长为伯,庶长为孟”的说法。

古代贵族一夫多妻,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,即为嫡长子,便可用‘伯’字;反之,非正妻所生则为庶子,则用‘孟字’。

不过话虽如此,但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。

综上所述,“伯仲叔季”这四个字,其实指的是兄弟排行的次序,伯是老大,仲是第二,叔是第三,季是最小的。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。

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,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