囊泡貉藻为茅膏菜科貉藻属唯一的现生种。其以类似捕蝇草的捕虫夹捕食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。捕虫夹轮生于茎。囊泡貉藻是少数具有快速运动能力的植物之一。囊泡貉藻分布于四个大洲,不同地区之间的囊泡貉藻形态上具有一定区别。
囊泡貉藻为浮水草本,长6~10厘米。 [2] 其顶部不断生长,末端不断衰老坏死。其生长速度很快,每天可长出一轮或更多的轮生叶。日本地区的囊泡貉藻每天可生长4~9mm。
囊泡貉藻通过鸟类的迁徙传播——囊泡貉藻附着于鸟类的脚上,随着它们的迁徙而被带至另一个地区。所以大部分的囊泡貉藻都存在于鸟类迁徙的路线上。
囊泡貉藻生活于干净温暖的浅水中。其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,并且要求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水平较低,其pH值约为6。通常可发现其漂浮于灯心草、芦苇以及水稻之中。
囊泡貉藻分布广泛,存在于欧洲、亚洲、非洲和澳大利亚,但也极其的罕见。在中国其产于黑龙江
囊泡貉藻通常为无性繁殖。在有利的条件下,成年的植株每隔3~4cm就会长出一个侧芽。 [8] 侧芽不断的生长,当连接处衰老坏死后则会分为两个植株。由于囊泡貉藻的生长速度较快,在短时间内其可通过这样的方法产生大量的新植株。